BDI低位彈近60%
2013-09-06 08:41:13 來源:大公網 編輯: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
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(BDI)承接周三大漲4%,昨日曾漲5%,而本地航運股乘勢反彈,股價普遍有半成升幅。盡管整體航運業運力過剩問題仍然存在,航運股中期業績并無太大驚喜,但在中國及歐美經濟動力轉強的預期下,航運股的升勢絕非“一日貨仔”。由8月至今,多隻航運股累積升幅可觀,其間中國外運漲幅達到40%,而恒指同期漲幅只有3.2%。
隨中期業績期結束,個別行業板塊上半年盈利表現優于市場預期,相關股份自然受到追捧;個別行業股份既未能交出合格的“成績表”,但卻被炒高,兼且股價愈升愈有,昨日異動的航運股便是一例。投資者若單純以為航運股彈起,是拜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上漲所賜,就似乎走漏了眼。
誠然,航運股中期業績并沒有讓市場有太大驚喜,更甚的是,顯示整體行業仍處于艱苦經營。被戲稱A股虧損王的中國遠洋上半年虧損縮窄79%,至9.9億元人民幣,表面看似有極大改善,但其實是因出售資產所帶來的巨額收益所致。里昂發表研究報告,認為中國遠洋核心業務表現仍然疲弱,故維持“沽售”評級。即使是業績錄得15%增長的中國外運,公司總裁張建衛直言,雖然航運市場次季表現勝首季,但運力供過于求的情況很難扭轉,對行業前景不感樂觀。
BDI三個月升478點
不過,在運力供過于求的同時,航運費用卻節節攀升,以反映全球干散貨運費變動的BDI為例,BDI周三大漲4%,至1215點,周四再漲5%,報1279點。這次大漲并非偶發性炒作事件,因為該指數在今年6月5日起步,當時指數為801點,至今三個月時間,累漲59.6%。交銀國際交通運輸及工業行業研究主管鄭碧海認為,雖然發達經濟體的經濟數據顯示經濟逐步復甦,但需求并不足以吸收過剩產能。盡管如此,鄭碧海稱,上海集裝箱運價指數(SCFI)打破螺旋式下降的趨勢,上周環比升2.3%。橫太平洋貿易航線的運費環比上漲4%,而遠東至中東貿易航線的運費環比上漲26.5%。
除航費因素催谷航運股走高,還有政策因素。面對航運業艱苦經營的慘況,國家交通部早前發出《關于促進航運業轉型升級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》。一方面提高市場準入門檻,將國內沿海省際運輸經營者最低運力規模標準由2000總噸,提高到5000總噸,內河運輸經營者最低運力規模標準亦相應提高。另外,淘汰老舊運輸船舶,減少運力存量,調整延續老舊運輸船舶、單殼油輪提前報廢更新的政策至2015年底。
太航標青 急升9.5%
故此,在多項利好因素下,航運股自8月初起步,至今已錄得不俗升幅。中國外運股價自8月份至今,已累升40%,而昨日亦有6.2%進帳,報2.05元。太平洋航運是昨日升幅最大的航運股,昨日股價升9.5%,報5.17元,8月份至今累升23.3%。連虧損王中國遠洋昨日升6.9%,報3.86元,累計升幅達20.6%,跑贏同期恒指17.4個百分點。